东莞市金玺电子有限公司
联系人:陈先生
电话:0769-81519181
手机:18826810377
邮箱:dgwsd@126.com
传真:0769-85786750
地址:东莞市长安镇上角社区上南路95号粤能科技工业城七栋五楼
网址: www.jxdianzi.cn
在 SMT(表面贴装技术)生产流程中,SMT 钢网的脱模环节是决定元器件焊接效果的关键步骤。不同的脱模方式会直接影响锡膏从钢网开口处的转移效果,进而对焊点质量、焊接可靠性产生重要影响。
传统脱模方式 —— 接触式脱模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。在接触式脱模过程中,印刷刮刀将锡膏刮过钢网表面后,印刷机的顶针或顶块会将 PCB(印刷电路板)向上顶起,使 PCB 与钢网紧密贴合,随后 PCB 迅速下降完成脱模。这种方式操作简单,但由于 PCB 与钢网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力,容易导致锡膏在钢网开口处残留,造成锡膏转移量不足,使得元器件焊接时出现焊锡量少、虚焊等问题。特别是对于间距较小、引脚密集的高精元器件,锡膏残留更容易引发桥连,影响焊接质量。此外,频繁的接触还可能对钢网造成磨损,缩短钢网使用寿命,进一步影响焊接效果的稳定性。
非接触式脱模则有效改善了接触式脱模的弊端。非接触式脱模通过在 PCB 与钢网分离时,利用真空吸附或气流辅助等方式,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力。例如,真空脱模技术在 PCB 下降过程中,通过在钢网底部施加真空吸力,使锡膏在真空作用下顺利脱离钢网开口,准确转移到 PCB 焊盘上。这种方式能有效减少锡膏残留,提高锡膏转移效率和精度,使得焊点饱满、均匀,降低虚焊、桥连等焊接缺陷的发生率。对于 0201、01005 等微小尺寸的元器件,非接触式脱模可以更好地保证锡膏成型,确保焊接可靠性。
分步脱模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优化脱模方式。它结合了接触式和非接触式脱模的优点,分阶段完成脱模过程。首先采用接触式脱模使 PCB 与钢网贴合,然后在分离过程中逐渐引入真空或气流辅助,以减小锡膏与钢网开口壁的粘附力。分步脱模能够更准确地控制锡膏的转移过程,对于一些对锡膏量和形状要求很高的特殊元器件,如 BGA(球栅阵列)、CSP(芯片尺寸封装)等,分步脱模可以有效避免锡膏塌陷、拉尖等问题,提高焊接的一致性和良品率。
脱模速度与脱模角度也是影响焊接效果的重要因素。无论是哪种脱模方式,过快的脱模速度可能导致锡膏因惯性作用发生飞溅或变形,影响焊点质量;而脱模速度过慢则会增加锡膏在钢网开口处的停留时间,导致锡膏干燥、粘性下降,同样不利于锡膏转移。脱模角度的调整也不容忽视,合适的脱模角度可以使锡膏在脱离钢网时受力均匀,保证锡膏成型良好。